三国好孩子

第十四章(上) 陶应有军

燃文小说网【ranwen1.cc】第一时间更新《三国好孩子》最新章节。

陶应招兵的时机确实选得不太恰当,徐州刚刚经历战乱人口锐减,人口基数大为减少,又时值春忙,乡村里进城的壮丁很少,加上曹豹提前十天展开了招兵工,把合格兵员基本上都挑光了,留给陶应的选择余地就少得可怜了,在东门小校场望眼欲穿的等了四天时间,陶应招募到的合格兵员竟然还不到三百人。

让陶应更加失望的是,尽管陶应都已经亲临征兵点号召百姓踊跃投军了,可是陶应在徐州的巨大声望却意外的对招兵工帮助不大,因为徐州百姓并不傻,他们虽然感激陶应为拯救徐州付出的努力,但当兵上战场可不是闹不着玩的,一将无能也是要害死千军的,泗水河里被曹军残杀的几万徐州将士的遗体,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清理干净,有了这些前车之鉴,有志投军的徐州男儿自然是更愿意加入比较把稳的曹豹队伍,对初出茅庐的陶应则极端不看好。

毕竟,陶应迂腐书呆子的名字还放在那里,舍身救回徐州,也没有改变徐州百姓对陶应的这个印象。

还好,陶应好歹还有一个徐州二公子的名头撑着,虽然陶应不好意思开口求助,但是在听到陶应招兵遇阻后,不少徐州文武官员和地方士绅还是主动向陶应伸出了援手,或是主动送来家丁,或是到自己土地上的佃农中替陶应宣传,号召佃农子弟入伍投军。已经按计划招满四千新兵的徐州首席大将曹豹,也没有计较陶应的拒婚薄情,主动从徐州军队里挑选出了六百经验丰富的老兵和战兵,亲自送到陶应面前,帮助陶应组建直属于陶谦的新军——至少名义上是直属于陶谦的新军。

徐州最大的地主陈珪和陈登父子给陶应送来了三百新兵,由他们的家丁、奴仆和佃农子弟组成,陶应很高兴的接受了陈珪父子的帮助,但陶应也没有把三百人全盘接受,而是仅仅接受了其中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的青年男子,剩下的全部退还给陈珪父子,陈珪父子也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含着笑把陶应挑剩下的奴仆领回了家。

对于其他徐州士族权贵送来的新兵,陶应也是如此处理,都是选择了其中年龄在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的新兵蛋子留下,其他的都以各种借口退还,只有徐州首富糜竺和糜芳兄弟送来的两百家奴,陶应一个都没有接受,以招兵已满的借口全部退还。

陶应当然明白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——大大得罪糜竺兄弟,导致本就对陶应不怀好意的糜竺兄弟益发不满,与陶应隔阂更深。但陶谦也没有多余的选择,糜竺兄弟几乎已经是半公开的站到了刘备一边,他们兄弟送来的兵员,即便没有担负暗中监视陶应的任务,陶应也不敢放心使用这些从糜家出来的家奴,更不敢把自己已经在秘密开发中的新式装备交给这些糜氏家奴。所以陶应别无选择,只能硬着头皮得罪糜家兄弟一次。

陶应的不信任态度自然也没有瞒过糜竺的眼睛,领着原封不动的两百家奴离开了东门校场后,刚远离了陶应,糜竺立即向自己的兄弟糜芳冷笑说道:“看来,我们都有些低估这个陶应小儿了,竟然能防着我们兄弟往他的队伍里安插眼线,还算不笨。”

“怕他甚?一个乳臭未干的白痴小儿!”糜芳从来就瞧不起陶应,冷哼说道:“别说陶应小儿了,就是陶谦老儿,也不敢把我们兄弟怎么样!真要翻脸,先不说陶谦老儿手里剩下那点残兵败将未必是我们糜家私兵的对手,陶谦老儿敢对我们兄弟下手,玄德公也马上有了开战借口!”

“明枪当然易躲,暗箭却是难防。”糜竺摇头,低声向糜芳吩咐道:“小心为上,吾弟可多派人手,于暗中监视陶应小儿,仔细观察陶应小儿的一举一动,尤其要摸清楚他的新军实力,如何操练,如何战,一有异动,立即报我。”

“八百新军,能有何用?兄长何必多费手脚?”糜芳撇嘴,对兄长的大题小做十分不以为然,直到糜竺瞪起眼睛,素来敬畏兄长的糜芳才勉强答道:“诺,请兄长放心,小弟一定多安排人手,盯紧陶应小儿。”

糜竺冷哼,勉强满意兄弟的回答,接着糜竺又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东门小校场,心中尽是疑惑,“这个陶应小儿,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?真傻的话,怎么能想到自己建军自己领兵?假傻的话,怎么又只组建这么点军队?区区八百人,能派上什么用场?”

陶应对糜竺兄弟警惕提防,对于徐州首席大将曹豹再次主动提出的好意,始终没有招满八百合格新兵的陶应犹豫了片刻,终于还是向曹豹点了点头,厚着脸皮接受了曹豹的善意,决定从曹豹队伍里挑选兵员补充进自己的队伍。

见陶应点头,急于和陶应拉好关系的曹豹松了口气,忙吩咐自己带来的六百精兵在小校场上列队,然后指着队伍向陶应笑道:“二公子,请随便挑吧,这六百弟兄都是末将从徐州主力队伍里精挑细选出来的,都是精锐中的精锐,还大部分都是从泗水大战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兵,保管二公子满意。”

“不,我不需要老兵。”陶应语出惊人,看都没看曹豹带来的徐州老兵,直接就摇头说道:“曹将军误会了,你带来这些老兵,小侄一个都不想要!小侄是想从你新招募的新兵中挑选兵员,就是从叔父你新招募的那四千新兵中挑选。”

“二公子,你只要新兵?”曹豹先是瞪大了眼睛,然后又恍然大悟——象陶应这样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,能懂什么老兵的重要性?

“二哥,你怎么又犯傻了?”陶基也惨叫起来,“二哥你到底懂不懂军事?放着有经验的老兵精兵不要,要一些新兵干什么?没有老兵带着,新兵什么时候才能练出来?”

“果然是白痴!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书呆子!”足足回家耽搁了三天才来军队报到的林清悄悄骂了一句,同时尽量藏身到其他新兵背后。

“你懂什么?”陶应瞪了陶基一眼,冷哼说道:“别看不起新兵,他们是没有着墨的白纸,没有雕琢的璞,我训练他们事半功倍!老兵都已经定了形,有了他们自己的战风格,重新训练起来只会事倍功半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华娱调教师》《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》《山野小闲农》《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》《轮回乐园》《泰昌大明》《斗破之我为雷帝》《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》《剑阁闻铃》《谁让他修仙的!

天才一秒记住【燃文小说网】地址:ranwen1.cc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相关小说

抗日之兵魂传说 历史 / 连载
抗日之兵魂传说
丑牛1985
【内容简介】: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,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。“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。”日军高官说道;“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,你怎么不派人跟着。”政委说道;“别让二愣子知道了!要不完了。”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;“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,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。”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。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《二愣子抗日》改名为《抗日之兵魂传说》。各位看官且看
1073万字9个月前
抗战:从八佰开始 历史 / 连载
抗战:从八佰开始
痴冬书亦
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,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,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,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,誓与日寇血战到底!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儿郎十万军!华夏四万万同胞,岂容小鬼子猖獗!杀鬼子,保家卫国,为了军人的荣裕,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...
747万字6个月前
北雄 历史 / 连载
北雄
河边草
大业六年,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。这一年,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,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。接下来的几年间,天下板荡,群雄并起。十八路反王,六十四路烟尘,草莽豪杰,门阀世家,纷纷粉墨登场,逐鹿天下。北方突厥汗国,雄踞漠北,虎视眈眈。内忧外患之下,一个强大的帝国,最终轰然崩塌。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,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,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,带着草原的风寒,
984万字一年以前
军工科技 历史 / 连载
军工科技
止天戈
军工科技,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,杀人于千里之外,能重新定义战争。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,抵御外敌,护佑国泰民安,保我盛世太平。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,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。持我利剑,必将披荆斩棘,所向披靡。守我长城,必能克敌制胜,捷报频传。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.0时代。
1035万字一年以前
寒门崛起 历史 / 连载
寒门崛起
朱郎才尽
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,回到了明朝中叶,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。木讷父亲泼辣娘,一水的极品亲戚,农家小院是非不少。好在,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,四书五经八股文,专业也对口,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。国力上升垂拱而治;法纪松弛,官纪慵散;有几只奸臣,也闹点倭寇;但总体上可以说,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。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。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。PS:寒门崛
642万字一年以前
大明流匪 历史 / 连载
大明流匪
脚踝骨折
大明1619年,萨尔浒之战,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,逃进关内,一路向西……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,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,成为一营头目,练新兵,占山为王,设关卡,抢士绅……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。
1043万字1个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