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文小说网【ranwen1.cc】第一时间更新《飞天成真: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》最新章节。
●2003年12月10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运输分队的先遣队60名官兵先期抵达利比里亚。
●“联利团”司令奥潘德将军在直升机上见到了这座营院,也亲自来分队视察,称赞说:“中国维和运输分队的营院是一流的营院,是蒙罗维亚一处亮丽的风景!”
●9月底,中国维和运输分队执行完解除武装、复员、重返社会和家庭团聚的计划任务回到驻地,历时5个月。
●执行运输运输分队挑战恶劣环境
2003年12月10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运输分队的先遣队60名官兵先期抵达利比里亚。
2004年3月20日,运输分队的大批部队180名官兵也飞抵利比里亚任务区,驻扎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西北角,与联合国驻利比里亚派别代表团隔路相望的一个废弃电厂里。
当中国维和运输分队大批部队到达时,在机场受到我驻利比里亚维和参谋军官、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分队沈刚锋队长迎接。在营区,受到了中国驻利比里亚林松添大使的亲切接见,及先遣分队官兵夹路欢迎和热烈拥抱。并当晚入住进电厂院内的车箱里。
在沈刚锋队长先期考查时,中国维和运输分队是住在联利团院内,这里地方很小,不能满足运输分队需要。
后来,驻在电厂的巴基斯坦维和部队到任务区布防去了,参谋军官索性找到负责“联勤处”一位澳大利亚籍维和人员,再通过后勤长宫,同意了中国维和运输分队驻在此小院内。
非洲的旱季,晚上睡在车厢里,还好,但第二天便尝到它的厉害。
白天,毒辣的太阳就像是悬在树梢上,直刺脑顶。车厢经过一天的曝晒,连铁床都是烫的。中午实在无法休息,好多战士都索性坐起来,双脚泡在水盆里,湿湿的毛巾披在肩上。
战士们睡在车底下,凉席一铺,勉强能睡会儿,可这样也不能睡得心安理得。一种极小的蚂蚁无孔不入,见肉就咬,要不是因咬痛而感觉到它,单凭眼睛看几乎能让它逃脱。
这家伙咬起来,小小的身躯两头弯曲,简直是使出浑身的力气,把“吃奶的劲”都使上了,有点“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”的豪赌。
不久,一个比它大几十倍的痒包鹤立而起,痒得让人舍生忘死地想去挠它、抓它,且那痒性经久不衰,个把星期你不会把它忘记。几天下来,维和官兵的每人身上都被叮满了,大家在一起,不自觉地挠,通信员刘晓庆戏说在进行挠痒比赛。
痒不要紧,糟糕的是它还能传染疾病。谢朝金医生告诫说,维和先遣队的不少队员得的疟疾与蚂蚁叮咬有关,大家一定要防备。
疟疾的另一个“罪犯”就是蚊子。第一天刚来的官兵们还没有感觉到它的威力,后来官兵们深切认识到在蚊子面前,蚂蚁才是“小巫见大巫”呢。
晚上,放下车厢蓬布帘,热;不放下帘布,它们长驱直入。可想而知,官兵们身体成了这些家伙的目标。
从国内带来的防蚊剂,防蚊药,防蚊膏什么的,基本上都不管用。但是同志们还得涂抹,像是给自己一些安慰。
非洲的太阳和睡车厢,这八杆子连不着的两组镜头,被神奇般强硬地组合在一起,彻底打破了维和官兵们肌体的运转程序,无尽地延长了时间生物钟,令人一时一刻难以熬过。
不过,这相对于第一批的先遣队员来说,已经好多了。当2003年12月10日先遣队60人到达利比里亚时,正值首都发生内战。在枪林弹雨中,官兵们度过了难忘的几天。
后来,中国赴利比里亚的参谋军官讲述了那天先遣队扣人心弦的故事:
参谋军官到机场接时,先遣队官兵已被运至首都蒙罗维亚的两个直升机场。
去时路上尚可通行,回时路上全是武装分子举枪,拦路,猛敲车窗,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往回赶,找人。回到营地时,官兵的衣服全部湿透了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