渠北斗门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燃文小说网ranwen1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洁白的云彩围绕着山脉,常年的积雪包裹着高山的身躯。巴颜喀拉山异常艰险,每个山峰就像刀刻一般,坚韧而挺拔,任何意志坚定的人都会望而生畏。大自然总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杰作,不管是宏观的,还是微观的,一切似乎已经存在了,只是静静的等待着被发现而已。
地球的自转让太阳从东方升起,科考队开始新一天的忙碌,所有人都出发了,就剩下两位博士留在大本营。队长告诉左恩费如果中午没人回来就自己做饭。最好不要到处走动,山里地形复杂,容易迷路,再说了,附近什么也没有,竟是荒无人烟的山岭,到处都一个样。
科考队在山里长期工作,队员们已经麻木了,守在大本营纯粹是为了工作。不过每个人初次来到这里还是充满好奇和惊讶的。现在的翟忠博和左恩费一样充满好奇和惊讶。大家走后翟忠博拿出资料把冷211项目的基本理论重新梳理了一下。虽然至今无法得知冷核聚变的途径如何实现,但至少探索它已经有了蛛丝马迹。
既然高温是产生冷核聚变的障碍,探索其它能导致核聚变的途径是理所应当然的,真对热核聚变,冷核聚变就是相对而言的,实现或者找到那个相对的就行了,它们就都有了彼此存在的理由。
作为任何科研人员能够发现一个重大科学谜团是弥足轻重的。出于职业的敏感他们对这件事充满了疑问,那里来的辐射源,那里来的热源,磁场异常,这些前提加在一起意问着什么,真不敢想,大自然呀!你真能造的出来?一探究竟的思绪又上心头。
接近中午,左恩费提议出去看看,就在营地附近转转。他们出了帐篷,阳光格外耀眼,雪地反射的阳光几乎让眼睛无法睁开,背对阳光还能好些。无奈他们只好向一个背阴处走去。
站在背光处可以看到大本营处于一个山脊的腹部,附近只有那里相对平坦一些。远一点的深山,可以说连下脚的地方都很难找到。放眼四周竟是上白下灰的山脉紧紧相连。巍峨的雅拉达泽峰露出锋利的脊梁,让人望而却步。
果然中午没有人回来,直到下午三四点郝勋章和两个科考员才回到营地。郝勋章的工作比较简单,主要是采样和确定路线。队伍各有不同的任务,最为麻烦的是地貌勘探,每天的路径都不一样,很多时候前进几米都是危险重重,遇到的困难也非常棘手,没有他们其余的工作基本无法进行,所以他们往往回来的最晚。
日落西山时伍刚队长才回来了,他兴冲冲的告诉左恩费,那个东西又来了!
什么东西来了,难道卡车提前来了。
唉~!不是卡车,是你们找的那个光源又来了!我在绝壁岭看见了。
听到这话,翟忠博兴奋的站起来要出去看看。
伍刚道:别急这位置你们根本看不到,远着呢!
翟忠博急切的追问,怎么个情况说说看!伍刚意思吃完饭再详细的说,这会饿的不行了,转身他和郝勋章做饭去了。这一刻两位博士如坐针毡。
队长伍刚是军人出身,他是地貌勘探组的核心人物,也是大本营的营长,伍刚,此人胆大心细,头脑灵活,遇事冷静,他在军队里曾是个非常优秀的侦察兵,立过三等功。转业后被分配到了地貌勘探组。地貌勘探工作让伍刚觉得非常对口,因此工作很出色,不久就挑起了勘探组的大梁。巴颜喀拉山的科考路线勘探,伍刚在原有的路线上再次延伸了将近一千米。
早上,他沿着固定路线继续前进,山崖的地势十分陡峭,伍刚再次尝试延伸路线时,被眼前的一块巨石挡住了去路,巨石从雪里钻出来,表面光滑,简直和刀削的一样。他只好退回去另辟蹊径,就在转身时他隐约听到了巨石另一面有一种嗡~~嗡~~翁的微弱声音,开始伍刚以为是幻听,问过其他两个队员后,两人的回答是一致的,都听见了!
荒无人烟,寸草不生的深山竟然可以听到这么奇怪的声音,真是前所未闻的,伍刚来了劲,但要想看个究竟就必须爬到石头上面才行。端详着像鸡蛋一样光滑的巨石他不知如何下手,他只好就此作罢。返回了二十多米,伍刚发现身边的一处崖壁有裂缝,还有断层,崖壁面也不是很陡峭,崖壁的尽头和巨石之间有近两米多的缝隙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